教育部刚刚发布了《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年8号)文,部署了本科一流课程(“金课”)建设和“双万计划”,紧接着发布了教高厅[2019]44号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至此期盼已久的金课申报工作正式启动。作为老师应该怎么准备此次申报呢?我们今天跟大家详细解读并分析一下:
此次三大金课申报工作采用部属院校(含省部共建院校)和省属高校分赛道组织,三年限额的方式。也就是2019、2020、2021年三年的限额统一发布,2019年申报总数不超过限额的20%。那么,那些已经运行满两轮(学期)的课程这次可以申报,未运行满两轮(两学期)的课程可以明年或后年再申报。另外,今年是三大金课(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第一次申报认定,课程评审的流程和标准也需要逐步完善,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申报的时间,也不需要扎堆申报。学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三类课程比例调整。比如:有的高校长期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中重点打造线下课程,有扎实的线下课程基础,可以重点申报线下课程,有的高校在混合式教学中应用成熟可以申报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有的高校对社会实践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凝练与提升,此次可以少申报。(即:课程比例不一定要按照线下:混合:实践=4:6:1的比例来申报)。
部属院校及省部共建的院校请按照学校的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尽量在12月完成说课视频的制作。同时请相关专家进行申报材料咨询及辅导。
省属院校请根据各省市教育厅的要求提交材料,并参加教育厅的课程遴选,符合申报的要求后再通过“工作网”提交最终材料。
高校管理员或教育厅主管部门管理员应在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10日期间登录“工作网”提交材料,并向教育部提交纸质材料。
申请时间比较紧张,老师的难点在于准备申报材料和说课视频。建议先准备申请材料,再确定后根据申请材料整理说课视频的脚本,最后拍摄剪辑成片。
保守估计,视频制作周期最短为一周(从脚本设计到PPT制作2天,再进行拍摄一天和剪辑)三天。
按规定:已作为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三类课程的推荐。但是,以往的国家精品课、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2017-2018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负责人及教学团队老师及其课程可以申报。
不过,我们建议申报的时候可以按照学科专业平衡的原则择优申报,也可以按照“扶优、扶需、扶特、扶新”的原则推荐申报。
同时“课程双万计划”要与学校的“专业双万计划”相结合,重点打造校内的优质标杆课程。高校要充分认识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大讨论,推动教师全员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形成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教学改革氛围。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应用,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申报课程为抓手,整体提升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开展教学改革。
主要指以面授为主的课程,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重点,重塑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沉默状态,焕发课堂生机活力,较好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
解读1:如何区分“线下金课”与“国家级精品课程”
需要说明的是,线下金课不同于之前的国家级精品课程(2003年开始申报),线下一流课程重点突出课程内容重塑,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以学生为中心。早期的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要以讲授型为主,所以在新一轮的线下一流课程申报的时候在教学内容重塑的同时会更注重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创新。老师在准备申报材料的时候也会希望提交一份新的教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视频。
另外,线下一流课程更侧重于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审。所以在老师们提交附件的时候需要提交:
从附件的要求来看,线下一流课程的评审需要对课堂教学设计深度分析及评价,而不仅限于课程的设计。
主要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 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 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大力倡导基于国家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优质课程申报。
解读2:如何确定我的课程可以申报?
如何判断是否使用了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版权问题如何考虑,申报时是否需要获得对方同意或加入团队?
若采用未评上国家精品在线课程的在线课程是否可以申报?
校内在线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Canvas等非慕课平台)是否可以?
自建的SPOC(小规模私有化的在线课程)是否可以申报?
通过数字化教学工具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是否可以申报?
微信群、QQ群、自建课程网址、公众号等是否可以算?
怎么判断20-50%的教学安排?
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在留言区讨论。
我们在这里尝试给大家一些解释:
建议与使用的课程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得对方的授权,有的是通过平台授权,需要确认平台有老师的授权。原课程负责人授权通过SPOC引用、直接开课、同步MOOC等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
版权由“授权书”界定,有的是完全免费使用,有的是有偿使用,有的是允许老师进行内容删减和更改,有的是有限更改。目前国内的精品在线课程还未完全适用CC(共享协议),所以需要在授权书内明确。不能未经版权所有人(任课教师、学校、平台方,不仅限于此范围)同意而随意使用别人的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
若未评上的在线课程(慕课)仍然可以申报。也可以引用未评上的课程作为校内混合式教学的资源,前提是这门课程的资源建设完整,符合教育部对精品在线课程的审核的基本要求(平台的合法性,规范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适当性、多样性等要求,同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整,完整的教学活动,完善的教学评价等)
校内教学平台自建的课程也可以申报,建议用精品在线课程的课程使用表格统计课程使用数据,且需要两个学期完整的教学数据(包括课程视频数量,长度,非视频资源,通告,讨论,作业,考试等互动教学人次数,以及选修人数和最终完成人数,盖教务处的章)。自建SPOC课程仍然需要满足教育部对在线课程基本要求(规范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适当性、多样性等要求,同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整,完整的教学活动,完善的教学评价等)
在MOOC平台上开设的SPOC课程或校内SPOC平台中开设的SPOC课程可以申报。自建SPOC课程仍然需要满足教育部对在线课程基本要求(规范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安全性、适当性、多样性等要求,同时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整,完整的教学活动,完善的教学评价等)
数字化教学工具只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一般这类工具都有一个在线的课程平台提供支撑,建议以平台作为申报的支撑网站(教育部要求提供在线课程的网址)。
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工具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平台,不能作为申报的网站,但是可以作为申报中教学互动的一种补充。不建议作为主要的数字化教学工具。
如何判断20-50%内容通过线上完成。按照文件的精神,如果没有安排线上的教学任务,这门课程应该申报线下一流课程。为了区分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与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的概念,但又多次调研不能混合式教学不能超过一半的时间在网上进行,所以有一个20-50%的线上自主学习的规定。在申请书上可以填写具体的安排,线上学时和线下学时的分配,同时,老师需要提供教学日历(教务处盖章)证明线上和线下学时的分配。
问:我的课程线下不少学时,但是学生在网上学习和线下的翻转都会进行,这种情况算吗?
答:这一点,以后的课程需要注意,按照教育部对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可以减少课堂学时的。那么,以后可以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学时,增加线上教学活动。对于已经开展了类似教学活动的课程,建议适当调整。如果在线部分覆盖了教学的全部内容,视频有10小时,那么学生完整学习在线视频,那么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间为总学时的1/3(以2学分的课程为参考)。
问:我的课程在课堂中,主要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课前是学生在线预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超过了50%,这样的课程是否可以申报?
答:部分老师在翻转课堂的设计中采用了全翻转模式,即课前学习,课堂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这是比较成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但是,课堂教学在现场进行。老师的现场指导和教学指导都属于线下学时,这也是可以申报的。只不过老师们在填写的时候需要估算时间。
问:我们的课程采用的是其他高校的线上课程,采用直播课堂进行线下翻转,这样的课程是否可以申报?
答:部分平台采用MOOC+线上直播翻转的模式进行“见面课”,按照课堂教学的时间统计,若线下时间超过50%可以申报。在教学日历中需要体现线下教学辅导的环节。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通过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活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建设社会实践一流课程。课程应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非实习、实训课程,配备理论指导教师,具有稳定的实践基地,学生70%以上学时深入基层,保证课程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
解读3:我的课程是否符合实践金课的申报?
这类课程首次出现在国家级课程的评审范畴,也没有提供类似的案例课程,我们也不太好给出准确的界定。不过,可以排除非实习、实训课程。与社会接轨的课程比如大学生创业大赛的课程,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实践基础的理论课程加上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认定为校内培养方案的课程可以申报。
课程申请书基本内容按实填写,都有清晰的界定。注意:申报课程名称、授课教师(含课程负责人)须与教务系统中已完成的学期一致,并须截图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开设信息。.相同授课教师、不同选课编码的同一名称课程,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相同,教学效果相近,可以合并申报。专业类代码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的代码。没有对应学科专业的课程,填写“0000”。
基本信息填写
教材及教材版权信息
系统的教学安排截图(包括课程代码,选课编码,行课安排,授课教师姓名等)
引用的在线课程资源
内容要求:课程概述、教学设计思路、教学环境(课堂或线上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特色、教学效果评价与比较等。
技术要求:分辨率720P及以上,MP4格式,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
负责人:视频中标注出镜人姓名、单位,课程负责人出镜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说课视频的脚本设计(完整版可以向我们索取)
除了说课视频外,老师还需要提供以下材料:教学设计样例说明(必须提供)(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最近一学期的教学日历(必须提供);最近一学期的测验、考试(考核)及答案(成果等)(必须提供);最近两学期的学生成绩分布统计(必须提供)。
这些材料都需要盖教务处的章。因为内容比较多,不能在这里一一为大家分享准备的注意事项。
因为课程申报时间紧张,还有很多细节的问题来不及为大家一一列出,也希望有经验的老师多多提供有益解答。也欢迎老师们与我们联系进行讨论申报的工作。后续我们
还会陆续分享类似的文章,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同时,我们也欢迎老师与我们联系,我们也愿意为你的课程提供帮助。
联系微信“178-2160-6318”。若需要更多资料,也可以通过微信联系。
以上内容属于第三方解读,非官方也非权威解读,有部分不详或误解的部分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上一条:《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及附件 下一条:首届中国高校金融教育金课联盟峰会成功举办
【关闭】